(网经社讯)2022年,互联网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与压力。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阿里、京东、B站、美团等不约而同的选择降本增效,进行缩减业务、调整架构等。提高经营效率队互联网企业至关重要。
互联网企业内部不断调整的同时,外部也受到监管的制约。这一年,互联网行业发布多项政策,促进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建立专门服务团队、加强高峰时段管理等7方面工作举措。
6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范》共十八条,明确了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的31种行为。
6月24日,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决定》,新《反垄断法》将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反垄断法在实施十四年后完成了首次修订。
互联网行业在监管下日趋完善,未来将如何发展?身处其中的企业、从业者、品牌/商家以及消费者要如何面对?(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2023zbdx)
监管特征
7月21日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对此,滴滴出行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李旻表示,此次处罚,对于行业内过度收集用户信息,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是一个很好的警示。通过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教育引导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运营,促进企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同时,通过这一举措,及早发现避免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带来风险和危害,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但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企业合规和数据隐私安全仍旧是互联网行业监管的重点。从2022年中的滴滴80亿罚款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合规仍旧处于重视地位。”李旻补充道。
特征二:主播有红线 直播电商行业监管收紧
6月22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范》共十八条,明确了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的31种行为。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
李旻律师表示,对于主播而言,《行为规范》明确了主播的范围边界,除了常规意义上的主播之外,上传音视频节目形式发声出镜的人员(例如B站up主)及虚拟主播也都纳入了范围之内。同时《行为规范》中针对目前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了31项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和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的行为,为主播行为划定了底线和红线。
目前直播电商产业链包括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淘宝直播、京东直播、拼多多直播等综合平台,谦寻、泰洋川禾、美ONE、遥望科技、宸帆、辛选、无忧传媒、交个朋友等MCN机构类,李佳琦、烈儿宝贝、辛巴、瑜大公子、时大漂亮、蛋蛋、董宇辉等电商主播,其他还有直播APP以及各类服务商。
“对于专业水平较高的直播内容,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对于屡教不改的网络主播,直接列入“名单”。针对直播电商领域而言,将主播带货行为与主播的执业资质和后续发展挂钩,可以一定程序上解决直播电商领域的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宣传、偷税漏税等问题,让带货主播在选品时履行充分的审核义务,在推荐后按规纳税,能够有效规范直播带货野蛮生长的乱象,促进主播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李旻说道。
特征三:针对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执法年
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反垄断法的决定,新反垄断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新反垄断法在5各方面做出调整,新法完善平台经济监管制度,通过调整安全港规则平衡立法与执法间的矛盾。为贯彻落实新反垄断法,6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6部反垄断法配套法规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
2021年,可谓是反垄断“大年”,陆续发生阿里因反垄断被罚182.28亿元天价罚款、美团被罚34.42亿元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认为2022 年是针对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执法年。平台经济的数字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了反垄断的需求与必然,而数字经济反垄断则已然成为近年执法新领域。这也构成了互联网企业与监管博弈的主要战场,虽然“掐尖并购”是过去一年多来互联网领域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重点监管方向之一,但从实际来看,互联网巨头们并未在投资并购上停步。
“此前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重点任务以来,中国反垄断配合着大环境改革,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
2021年11月 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挂“国家反垄断局”牌子,至此,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成立。反垄断局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突显出国家对反垄断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家反垄断局应将保持独立审慎的姿态,积极、持续地深入反垄断执法。
与此同时,反垄断的立法和执法持续深入,在完善立法体系、垄断行为执法、经营者集中审查、反垄断诉讼等各方面达成合力,为中国反垄断制度的崛起提供支持。
特征四:监管有所放缓 转变为“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表示,相对于2021年来说,互联网行业监管有所放缓,原因在于相关监管机制已经比较完善,相关管理机构已经建立。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最大风险因素已经从行业监管逐渐转变为疫情反复所导致的企业利润和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互联网行业监管态度从“加强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转变为“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不难看出2022年监管重点已经发生偏移。
未来预测
预测一:监管会向非头部企业逐步过渡
李旻表示,监管目光可能不再紧盯头部企业,会向非头部企业逐步过渡,社会上会出现更多的非头部企业监管案例,监管逐步走向常态化。
预测二:数据隐私方面仍旧是监管重点
在李旻看来,数据隐私方面仍旧是监管重点,随着数据方面立法逐渐完善,数据安全和数据交易会是2023年互联网行业的重点,2022年下半年《网络安全法》修订及2022年12月份中央发布的“数据二十条”,均表明2023年数据安全及数据交易将会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焦点。
预测三: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放缓
“在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以及宏观经济复苏预期趋于改善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可能会进一步放缓,度过2022年“严冬”的互联网企业降本增效力度或有所减弱,更多的以刺激消费,复苏经济,推动业务和收入增长为主。”李旻补充道。